健康科普|神经衰弱给健康带来的危害,并不比抑郁症少!
当前位置:主页 > 医院动态 > 医院新闻 >
健康科普|神经衰弱给健康带来的危害,并不比抑郁症少!
发布时间:2022-02-21 21:01:35     阅读: 次     我要评论[0]

 

“神经衰弱”可算得上是相当耳熟的疾病了,不仅在医院里,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也经常会听到:

 

“最近神经衰弱了,整晚都失眠睡不好觉”

“这几天记性太差了,经常忘事,是不是神经衰弱了?”

“没精神,什么都不想做,没准神经衰弱了”

……

 

“神经衰弱”在人们眼中涵盖范围极广,似乎只要精神状态差一点,就能和“神经衰弱”搭上点关系。但“神经衰弱”究竟是如何患上的?又该如何治疗和改善呢?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聊一聊,神经衰弱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疾病。

 

 
神经衰弱的症状是什么
 

 

我国精神病学者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认为,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症障碍。长期以来,很多人对此不了解,因此也未引起重视,造成了其在我国的发病率高,但就诊率低的现状。一般来说,内向型性格和追求完美的性格的人更容易神经衰弱。

 

 

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神经衰弱的核心症状在于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症状为主,特征是持续和令人苦恼的脑力易疲劳(如感到没有精神,自感脑子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或不持久,记忆力差,思考效率下降)和体力易疲劳,且经过休息或娱乐不能恢复。常伴有心情烦躁、紧张、烦恼、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等表现。

 

简单来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类症状:

 

 
01
衰弱症状

脑力与体力均容易疲劳,萎靡、无力、困倦、记忆力减退、健忘、没有信心,容易悲观。

02
情绪症状

持续的自我怀疑、莫名其妙的恐惧、频繁的自我否定及羞愧,还很容易激惹、情绪冲动、好发火,为小事而反复牵挂、担忧。

03
病态的神经兴奋症状

脑子里反复闪现与当前环境现实无关的事,回忆增多、以往看过的电影经过的事一幕幕在脑海里闪现,难以控制。

 
04
头部不适

出现头痛,持续性,长期以来时好时坏。

05
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是焦虑抑郁的典型症状,长期睡眠不足,使其很容易对压力过于敏感或陷入恐慌。

06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如循环系统的心慌心悸、呼吸系统的胸闷、憋气,长出气,消化系统的食欲缺乏,恶心等。

 

 

 
导致神经衰弱的原因是什么
 

 

 
01
精神因素

精神因素是诱发神经衰弱的主要也是根本原因之一。凡是能引起神经活动过度紧张并伴有不良情绪的情况都可能是神经衰弱的致病因素,如亲人死亡、家庭不眭、事业失败、人际关系紧张、生活节律颠倒及长期心理矛盾得不到解决时均可能诱发本症。

02
性格特征

神经衰弱患者往往具有敏感、多疑、胆怯、主观、自制力差等性格特征.性格特征明显者可因一般性精神刺激而发病;性格特征不显者则须较强烈或较持久的精神刺激之后才发病。

03
躯体因素

各种躯体疾病或能削弱躯体功能和的各种因素,比如头痛头晕、潮热盗汗等,均能助长神经衰弱的发生。

 
04
过度疲劳

过度劳累而又得不到休息使兴奋过程过度紧张,尤其是用脑过度导致的大脑疲劳,一旦超越耐受极限,就可能产生神经衰弱。据统计,神经衰弱患者中多为脑力劳动者。

 

 

 
患上了神经衰弱,该怎么办
 

 

神经衰弱的症状跟抑郁症、焦虑症、躯体障碍都有相当一部分的重叠,许多曾经被诊断为“神经衰弱”的病例,其实按照现在的标准都可以被诊断为抑郁症、焦虑症。


因此到正规的医院求助专业的医师获得明确诊断最为关键,也能够避免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神经衰弱患者改善不良的性格,并帮助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更好的社会支持。近年来比较流行“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森田疗法”,对神经衰弱患者有着不错的疗效。

药物治疗
 

在主治医师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抗抑郁焦虑药物可以帮助神经衰弱患者协调大脑神经元兴奋和抑制之间的平衡,消除紧张、焦虑、疲劳、失眠及其他情绪和躯体不适。

适当运动
 

神经衰弱患者中,尤其是那些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群,可以适当参加一些体育锻炼,能够帮助人体调节高级神经活动功能,稳定情绪并提高睡眠质量。

 
 

 

 

神经衰弱很少会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但它不仅会令患者本身痛苦不堪,也让身边的人在与之接触时也要格外地小心翼翼,无形中就拉开了彼此的距离。

 

因此,不要忽视神经衰弱的种种迹象,这是我们心理状态需要调整或治疗的征兆。

 

END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素材所使用到的其他各种版权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章、图片、视频、音频、字体等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原作者表明其身份要求本公司停止使用该素材的,请及时与本公司联系。一切未尽事宜,由本公司负责补充说明。

 

上一篇:健康科普|留心,别再把它当成感冒!可能是鼻窦炎!
下一篇:心血管内科专家——林守学
【返回列表】